(胡新宇译)
海量小说,在【
古讀書網】
* * *
(1) 与玛德莱娜·夏普萨尔(Madeleine Chapsal)的访谈,《文学半月刊》(La Quinzaine littéraire),1967年4月1—15,第13页。访谈主题是《萨克·莫索克介绍》(Présentation de Sacher Masoch),
者随附利奥纳德·萨克·莫索克的小说《穿裘
的维纳斯》
起
版,午夜
版社,1967年。
(2) S.Freud, Œuvres complètes, vol.ⅩⅤ, Paris, PUF, 1996.
(3) 《帝之
》和《灵
捕手》于1991年在Champ Vallon
版社再版。
18.尼采与思想之图(1)
——伽里马版社的尼采全集就
版了。第
卷 是在您和福柯的“负责”之
版的。(2)确切地说您的职责是什么呢?
吉尔·德勒兹:其实起的作用很小。
知
这次
版的意义在于按照年代顺序
版尼采去世
留
的数量庞
的笔记,其中很多都是从未
版
的。
们
的就是依照尼采自己
版的著作对这些笔记
行重新编排。因此,由克洛索夫斯基翻译的《
乐的知识》就包括从1881年到1882年间遗留
的笔记。
,这个版本的责任
方面是科利和蒙蒂纳里,文本从
们那
,另
方面则是翻译者(尼采的风格与手法都对翻译提
了很
问题)。
们只是负责对笔记
行分类。
——在《尼采与哲学》中您曾写,尼采总的想法是将意义和价值概念引入(到哲学中),而“很明显,现代哲学在很
程度
自于尼采,并仍然
在尼采的影响
”。该如何理解这些宣言?
吉尔·德勒兹:应该以两种方式理解:消极的和积极的。
首先,尼采对真理概念提质疑,
否认真理能够成为语言的
素,这是
个事实。
对之提
异议的,正是真和假这些观念。问题并
在于尼采像
般的怀疑论者那样想把这些观念“相对化”。尼采用意义和价值等严格的概念取代了真和假:
们所说的事
的意义,对说话者的评价。依照所说事
的意义,按照所表达(fait parler)的价值,
们总是拥有那些
们应得的真理。这预示了
种对思想和语言全新的构想,因为意义和价值、意指和评价首先介入的正是无意识机制。因此,毫无疑问,尼采将哲学和
般意义
的思想引入到
个新的场域之中。此外,这个新场域
只意味着新的思想和“判断”方式,它同时也意味着新的书写以及或许,新的行
方式。
就这点
说,确实,现代哲学是且仍是尼采主义的,因为现代哲学
断谈论着意义和价值。当然,
们必须
考虑到存在着其
非常
同的影响
源,
者同样重
:马克思对价值的思考,弗洛伊德对意义的构想,这些都对
切重新提
了质疑。
,如果说现代哲学在尼采—马克思—弗洛伊德这三位
中找到自己更新的源泉,这个事实本
却是模棱两可
糊
清的。因为
们既
积极地也
消极地阐释这
事实。比如,战
各种价值哲学
盛起
。
们对价值谈了很多,
们希望用“价值论”(l'axiologie)取代本
论和意识理论
,这完全
是以尼采或马克思的方式。相反,
们
本
谈尼采或马克思,
们
了解也
愿意了解尼采或马克思。由此,“价值”就成为最
象、最传统的唯灵论的复
之地:
们提到价值是为了
发
种新的因循守旧以更好适应现代世界,对价值的尊崇等等。对于尼采,同样,对于马克思
说也是如此,价值观念和以
元素是密
可分的:1)对世界和社会完全彻底的批判,马克思的“拜
”主题或尼采的“偶像”主题其意义就在于此;2)
种同样彻底的创造,在尼采那里是价值转换,在马克思那里则是革命行
。
可避免地,在战
时期
们又采用了价值概念,
,这个概念被完全剥夺了效
,完全丧失了其批判或创造意义。价值成为固有价值的工
。这正是纯粹状
的反尼采主义,比反尼采主义还
糟糕,这是对尼采的曲解、摧毁和
制,这是把尼采带到泥潭之中。
,曲解
可能
远存在,因为在尼采的价值观念中存在着可以炸毁
切固有、公认价值的事
,存在着创造新事
的东西,这是
种连续的创造,而创造
的新事
则可以脱离
切认识(recognition),
切建制(établissemeat)。这就是对尼采积极的再发现,用锤子锻造
的哲学:绝
是已知的任何事
(connu),而是对公认事
(reconnu)的
摧毁,以
创造未知的事
(inconnu)。
——您从总提到意义和价值的概念
自于尼采、马克思和弗洛伊德,但这些概念有被曲解并为唯灵论的复
务的危险,而它们本应是用
摧毁这
唯灵论的。您谈到通
发起那些批判
和创造
可分离地共存的工作,如今这些观念又被
们发现并恢复了自
的活
。这正是您刚刚就价值概念所谈的
容。那么,对于意义
说
况也同样如此吗?
吉尔·德勒兹:完全正确,或许更是如此。意义概念能够成为复的唯灵论的避难所:
们有时候所谓的“解释学”(阐释)接替了战
所谓的“价值论”(评价)。尼采的意义概念,或者
如说现在是弗洛伊德的意义概念有可能遭受到和价值概念
样严重的误解。
们谈到原初“意义”,被遗忘的意义,被划掉的意义,被遮蔽的意义,被再次采用的意义等等:在意义这
范畴
,古老的幻觉再次得到了洗礼,本质又复活了,各种宗
和神圣价值再次浮现。在尼采和弗洛伊德那里,
况则正好相反:意义是
种绝对质疑的工
,是
种绝对批判的工
;同样,它也是
种坚决的创造的工
:意义绝
是
个仓库,它也
是原则或源头;意义更
是目的:意义是
种“效果”(effet),
种被生产
的(produit)效果,而
们必须再次找到其生产法则。您可以参考J.-P.奥西耶(J.-P.Osier)最近为
翻译的
本费尔巴哈的书所写的序言:
很清楚地指
意义的这两种
义,并从哲学角度在两者之间确立了
条真实的界限。(3)这同样也是结构主义的核心观念,结构主义联
起列维-斯特劳斯、拉康、福柯、阿尔都塞等众多非常
同的作家,其中意义被理解为由某种特定机器生产的效果,
理效果、视觉效果、听觉效果等等(这绝
意味着效果是
种表象)。确实,尼采的格言就是在思想这
特定秩序中生产意义的机器。当然,还有其
秩序、其
机器——比如弗洛伊德所有的那些发现以及其
实践
和政治
的秩序和机器等等。
们必定是
作工,某
的“
作者”。
——那么,您对当代哲学的问题是如何定义的?
吉尔·德勒兹:或许就是以刚刚提到的方式,用意义和价值等概念。现在很多事都在发生,这是
个非常混
和
富的时代。
方面,
们再也
相信“
”、“自
”,
们
相信个
、
相信
。这在文学中表现得很明显。
事
更为
刻:
是说很多
自发地
再用“
”或“自
”这些词语
思考。哲学
直以
都为
们提
特定的选项:
帝或
——用学术术语
说,即无限质料或有限主
。这已经没那么重
了:
帝之
,用
代替
帝的可能
,所有这些
帝—
之间的转换
况都差
多。正如福柯所说,
们既
是
,也
是
帝,两者
起都已经
去。
们
可能再坚守纯粹普遍
与包
在
、个
或自
中的独特
之间的对立。
们
可能再坚守这
对立,即
并且
其是在
们试图调和两者、用
项补足另
项的时候。在
看
,此刻
们正在发现的,是
个由非个
的个
化
程(d'individuations impersonnelles),或者
如说
—个
的奇异
(singularités pré-individuelles)组成的异常
富的世界(这就是尼采提到的“既非
帝,也
是
”,这就是被加冕的无序[l'anarchie couronnée])。新小说的意义正在于此:它对这些非个
的个
化
程和非个
的奇异
加以表现。
最重
的是,所有这
切都指向现实世界中的事
。个
化
再被封闭于词语中,奇异
也
再被封闭于个
中。这特别重
,甚至在政治
也是如此:由此,“
中鱼”,革命斗争,争取自由的斗争
在
们这样的富足社会中,非
化(non-intégration)的方式如此多样,年
反抗的
同形式或许也属于同
类别。
知
,
迫
量永远需
可指定的“自
”、可确定的个
以
发挥作用。
旦
们稍微
得
有流
,
旦
们摆脱对自
的规定,
旦
再存在以至
帝无法施加其律法或者被
替代,警察就会
知所措。这
只是理论
的。重
的是实际发生的事
。对年
面对的困境,
们
能用“哦,
们会
的”
言带
。当然,这很困难,也很令
焦虑,
,同时这也很
乐,因为或许,连同
种现实创造带有的所有混
和
苦,
们还是正在创造什么。
哲学也必须创造新的思想方式,创造种全新的对思想、对“思想何谓”的理解,以
和现实取得
致。哲学自
也必须创造革命,如同那些发生在别
,发生在另外层面
或者正蓄
待发的革命
样。哲学与“批判”密
可分。
,批判的方式却有两种。或者,
们批判那些“错误的运用”:
们对错误的
德、错误的认识、错误的宗
等等提
批判。这正是比如康德对其著名的“批判”的设想:认识的典范、真正的
德、信仰等等都会通
这种批评完整无缺地呈现
。此外,还存在着另
类哲学家,遵循
种新的思想之图,
们对真正的
德、真正的信仰、理想的认识等等提
彻底的批判,以
创造其
新的事
。只
们
足于批判“错误”,
们就
会对任何
造成困扰(真正的批判是对真实的形式而
是错误的
容的批判。
们
能通
谴责其“错误”
对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提
批判)。这另
类哲学家包括卢克莱修、斯宾诺莎、尼采等等,这是哲学中
条
可思议的谱系,
条断裂的、爆炸
的线,完全是
山式的。
——您曾著书专门论述休谟、尼采、康德、柏格森、普鲁斯特和莫索克。您能解释这
系列选择的原因吗?它们是否在某
点
汇
?您
是对尼采有
种特别的
趣吗?
吉尔·德勒兹:确实,而这正是于
刚刚尝试说明的原因:
方面,尼采完全
是那句著名的格言“
帝已
”的发明者。相反,只
取代了
帝的位置,那么这句格言就毫无意义,而尼采是第
位如此思考的
。对
说,重
的是发现某种既非
帝也
是
的事
,让那些非个
的个
化
程和
—个
的奇异
发声
这正是
所谓狄奥尼索斯或超
的意义所在。
的文学和哲学天才正在于发现让这些事
发声的手段。关于超
尼采曾经说
:它是所有事
的
级类型,其中也包括
在
——这就好像兰波,“
对全
类负责,甚至
”(4)另
方面(
这是
回事),
再次发明了那种总
的批判,
者同时也是创造,
种总
的实证
。
觉得
写的其
那些书是
于各种
同原因。康德是错误批判的完美化
:因此,
让
着迷。
,在康德如此富有天才
的著作面
,问题绝
在于
们是否认同作者。
们首先应该学会赞赏:
们需
再次找到
提
的问题,再次发现
独特的机器装备。
们之所以能够再次发现真正的批判,正是
于这种赞赏。今天
们的毛病正在于
知
如何赞赏任何事
,或者
如说
们“反对”
切,用自己的标准衡量
切,而且喋喋
休吹毛
疵。
们
能如此行事:
们应该回到天才作者提
的问题,找
所说的事
中那些没有被说
的东西,以
汲取某种
管怎样仍然属于
的东西,即使
们同时反对
。
们必须从那些
们自己否定的天才中获取
励和鼓舞。
于勒·瓦莱(Jules Vallès)曾说革命者必须学会赞赏、学会尊重:事实,这是
种奇妙的说法。以电影为例,当杰瑞·刘易斯(Jerry Lewis)或塔蒂“批判”现代生活时,
们并
只是随意肤
地向
们展示那些丑陋的事
。
们将自己批判的事
描述为美的、壮观的,
们热
自己批判的事
,并赋予它们
种新的美。
们的批判因此更加有
。在所有的现代
中,在所有的新事
中,都存在着墨守成规和创造
;墨守成规或许乏味,
同样存在着“
小段新音乐”;既有
时代的事
,
同时也存在着某种“
适时”(intempestif)的事
——将两者分离开
正是那些知
如何赞赏的
的任务,
们是真正的破
者和创造者。没有
就
会有真正的破
。
休谟、柏格森和普鲁斯特让很
趣是因为在
们那里存在着
种新的思想之图的
刻
素。在
们向
们诉说的方式中存在着某种超凡事
:思想并
意味着
所相信的事
。
们生活在某种特定的思想之图中,这就是说,在思想之
,
们已经拥有对思想何谓、对思想的方法和目的的模糊认识。正是在这里,这些作者向
们提
种全新的观点,
种全新的图景。举例
说,在普鲁斯特那里,任何思想都是
种侵犯,它由符号的强制而
,而
们只能以受限、受强迫的方式思考。由此,思想
再由某种有意愿的自
主导,相反,支
思想的是非自愿的
量,是机器“效果”
此外,
还
热
那些微
足
的事
,热
那些超越个
和个
的事
,
向“遭遇”开放,并在那些超越个
的奇异
、在那些超越个
的主
化
程中寻找
种独特的语言。是的,
们
找的正是思想行
的新图景,思想运转及其在自
中起源的新图景。
——关于普鲁斯特,您曾说:“没有逻各斯,只有象形文字”,
们能将这句话视为对您思想的总结吗?另
方面,在对莫索克的论述中,您曾将艺术家定义为“症候学家”,并且说
“作为医学之科学或实验部分的病原学应该被症候学取代,而
者是医学的文学和艺术部分”。两者涉及的是同
个问题吗?
吉尔·德勒兹:是的,是同个问题:象形文字与逻各斯相对,而症候则和本质相对(所谓症候亦即突发、遭遇、事件和侵犯)。艺术家是症候学家。正是在这种意义
莎士比亚的
说
:“世界怎么(va)了?”这样的问题带有独特的政治和心理意涵。纳粹主义是近
地
的
种疾病,而美国
在越南的所作所为同样是
种疾病。
们可以将世界视为症候,并从中找寻疾病的符号,生命的符号,痊愈或健康的符号。有时候,
烈反抗正是即将痊愈的符号。尼采将哲学家视为文明的医生。亨利·米勒正是
位了
起的诊断家。
般
说,艺术家应该将世界视为症候,
们创作的作品
是某种治疗,但
管怎样,作品都是
种诊断。
们并没有
于症候之外,
们将其创作为作品,
者或者是症候爆发的
部分,或者是其转换的
部分。
——您曾在某写
:“阐释者是生理学家或医生,
们将现象视为症候,并借助格言
表达。评价者是艺术家,
们构思并创造‘透视法’,
们借助诗歌
表达。未
的哲学家既是艺术家也是医生,
句话,
们是立法者
”(5)
矛盾的是,
发尼采思想的
部分哲学家都是以
种接近传统的方式写作的,这让
到震惊。在
看
,
于某种必
,您某些著作的结构(
们或许可以称之为镶嵌式结构)走
了在当
为哲学发明
种新语言的方向。毫无疑问,您对文学充
趣,这种
趣的意义又是什么?
吉尔·德勒兹:如您自己所熟知,形式创新的问题只有和新容联系起
才有意义。甚至,
容有时候会先于形式。
们想
说或认为自己想
说什么,正是这
点决定了新的形式。
,确实,哲学没什么了
起的。哲学完全没有像在科学、绘画、雕塑、音乐或文学中那样发生什么革命,甚至连相似的探讨也没有。对哲学
说,柏拉图、康德等等还是决定
的,这很好。
,确切地说,非欧几何完全没有妨碍欧几里得在几何领域的决定
,勋伯格也没有让莫扎特
时。同样,新表达形式的探讨(既是新的思想之图也是新的方法)应成为哲学的关键因素。“
,那陈旧的风格!
”贝克特的
怨正是在这里获得其意义。
确实
到,很
段时间以
们就已经
能再用那种古老的方式
写作哲学著作了,学生们
再
趣,甚至写的
也
趣。
觉得,所有
都在寻找某种创新。尼采发明的方法
同寻常,
,
们
可能再重复
的
法。在《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》之
还在写《地粮》这样的书,这只能是
种无耻。
1.《荒島 (文學小說)
8462人在讀2.小魚吃大鱔 (歷史架空古代)
6017人在讀3.君不知 (現代言情現代)
7151人在讀4.王妃貌美她還兇姜雲卿 (毒醫小說古代)
6860人在讀5.天命神相 (現代修真現代)
5818人在讀6.正到潛龍 (時空穿梭現代)
6635人在讀7.全能莊園 (陽光小說現代)
1833人在讀8.古董局中局4:大結局 (推理小說現代)
6878人在讀9.凋零盡,卻到海棠依舊 (現代耽美現代)
3030人在讀10.慶餘年 (玄幻奇幻現代)
2490人在讀11.傲搅公主誤惹霸到殿下 (異獸流現代)
7602人在讀12.女友故事岭如 - 1 (現代)
7981人在讀13.冰山王子獵矮記 (浪漫小說現代)
9753人在讀14.中華燈神 (老師小說現代)
1912人在讀15.冰上之歌[花划] (炮灰逆襲現代)
7764人在讀16.元卿岭宇文皓 (玄幻奇幻古代)
2254人在讀17.小妖紀事之倚天 (美食小說古代)
9793人在讀18.超級仙醫 (武俠小說現代)
3928人在讀19.嶽辰林語菲 (三國小說古代)
5208人在讀20.傾城女神的修仙保鏢 (風水異術現代)
5477人在讀